诺亚控股卷入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衍生诉讼,面临巨额赔偿风险

元描述: 诺亚控股深陷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衍生诉讼,面临巨额赔偿风险。本文深入分析诺亚控股与“承兴系”的纠葛,包括投资者和解、仲裁以及外部机构诉讼。同时,探讨了案件焦点和法律争议,并对诺亚控股未来发展提出展望。

引言: 诺亚控股,这家曾以财富管理业务闻名业界的金融机构,近年来却因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而深陷泥潭。从最初的踩雷事件,到投资者和解,再到如今接连不断的法律诉讼,诺亚控股的处境愈发艰难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诺亚控股卷入的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衍生诉讼,揭示案件背后的真相,并探讨这场风波对诺亚控股的未来影响。

“承兴系”事件:诺亚控股的噩梦

2019年,诺亚控股爆出35亿踩雷“承兴系”诈骗案,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。这场噩梦不仅让诺亚控股声名受损,也让众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。

“承兴系”诈骗案的始作俑者是罗静及其妹妹罗岚。她们通过虚构应收账款债权融资,利用私刻京东和苏宁公司印章、冒充员工等手段,骗取湘财证券等机构共计300余亿元,造成实际损失共计88亿余元。

诺亚控股在“承兴系”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? 诺亚控股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上海歌斐)参与了“承兴系”的私募基金,成为了这场诈骗案的受害者之一。

诺亚控股的应对措施:和解、仲裁、诉讼

面对“承兴系”事件带来的巨大损失,诺亚控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。

1. 和解: 诺亚控股向涉“承兴案”私募基金投资者提供了和解方案,以股换债,即用诺亚股票弥补投资者损失。截至2024年6月30日,约73.5%的承兴投资者已接纳和解计划,占承兴产品涉及未偿还投资总额的76.3%。

2. 仲裁: 部分投资者选择向上海仲裁委提起仲裁申请,索偿总额超过1.49亿元。目前,这些案件仍在审理中。

3. 诉讼: 除了投资者和解和仲裁,诺亚控股还面临着外部机构的诉讼。其中,安徽众信融资租赁有限公司(简称众信企业)的诉讼案件最为引人注目。该案涉保理业务,京东为该案第三人。

众信企业诉讼案:诺亚控股面临巨额赔偿风险

众信企业与诺亚控股的诉讼案经历了一审、二审、再审,最终结果大反转,诺亚控股被判赔偿全部损失约1亿元。

该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两个:

  • 众信企业要求的赔偿有无依据? 自言汽车(诺亚控股旗下公司)辩称,其提供的服务仅属辅助性角色,且赔偿金额远超其服务费,违背比例对等原则。
  • 众信企业是否要支付自言汽车剩余的服务费? 诺亚控股主张,众信企业应支付剩余的服务费50万元。

法院最终支持了众信企业的要求,判决诺亚控股赔偿9900万元,并驳回了诺亚控股要求支付剩余服务费的请求。

案件带来的启示:诺亚控股的未来展望

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衍生诉讼给诺亚控股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,不仅面临巨额赔偿风险,也对其声誉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
这场风波也暴露了诺亚控股在风险控制、合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。 诺亚控股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,提高对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能力。

此外,诺亚控股需要积极应对法律诉讼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 同时,也要加强与投资者沟通,重建信任,恢复市场信心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1. 诺亚控股为什么会踩雷“承兴系”?

诺亚控股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了“承兴系”的私募基金,由于对“承兴系”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,导致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。

2. 诺亚控股与京东的关系如何?

京东是“承兴系”诈骗案的受害者之一,与诺亚控股是案件的关联方。

3. 诺亚控股的和解方案是否有效?

诺亚控股的和解方案有效性仍需时间验证。截至目前,已有大部分投资者接受了和解方案,但仍有部分投资者选择诉讼或仲裁。

4. 诺亚控股未来会如何应对“承兴系”事件?

诺亚控股需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,提高对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能力。同时,也要积极应对法律诉讼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,并重建与投资者的信任。

5. “承兴系”事件对诺亚控股的影响有多大?

“承兴系”事件对诺亚控股的影响非常大,不仅造成巨额损失,也对其声誉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
6. 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“承兴系”事件?

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“承兴系”事件,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,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,如和解、仲裁或诉讼。

结论

“承兴系”诈骗案衍生诉讼是诺亚控股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坎。面对挑战,诺亚控股需要积极应对,并汲取教训,加强风险管理,重建信任,才能重回正轨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