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俗改革新风尚:从“天价彩礼”到“简约婚嫁”的转变

元描述: 本文将深入探讨山东省婚俗改革的实践,从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到乡村婚俗的移风易俗,揭示婚俗改革如何助力乡村振兴,并提供婚俗改革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。

引言:

在传统观念中,婚礼往往被赋予了繁琐的仪式和巨大的经济压力,导致许多家庭不堪重负。然而,近年来,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,婚俗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。山东省作为婚俗改革的先行者,在探索创新婚育文化载体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、家庭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。本文将从婚事简办、移风易俗、乡村振兴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山东婚俗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展望,并通过案例分析,展现婚俗改革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,带动社会文明进步。

婚事简办:新时代结婚礼堂引领新风尚

山东省婚俗改革的探索始于2018年,青岛市立足群众对“减负”婚礼、新式婚礼的需求和期待,率先在城阳区建成全省首家新时代结婚礼堂。简约时尚的婚礼形式一经推出便深受市民欢迎,开启了山东婚俗改革的新篇章。

新时代结婚礼堂的理念:

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,不仅是为新人提供一个简洁、时尚的婚礼场地,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全新的婚嫁理念:

  • 简约而不简单: 摒弃传统婚礼中铺张浪费、攀比炫耀的陋习,将婚礼仪式回归到最简单的本真,突出新人之间的爱情和家庭的幸福。
  • 个性化定制: 根据新人的需求和喜好,提供多样化的婚礼套餐和服务,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,让婚礼更具个性和意义。
  • 低碳环保: 倡导绿色婚礼,减少浪费,倡导环保意识,将婚礼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。

新时代结婚礼堂的成果:

近年来,山东省在各地建设了132处新时代结婚礼堂,涵盖了城市、乡村、景区等不同场景,为新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。

  • 婚恋品牌化: 像李沧区的“礼乐青城”,崂山区的“海誓山盟”等时尚浪漫的婚恋品牌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简约婚嫁新风尚。
  • 公交婚车: 在青岛的胶州、平度等地,公交婚车成了年轻新人们的接亲新选择,被装饰得新颖喜庆的公交车载着一对对新人由此开启“爱的旅程”,既环保又充满仪式感。
  • 多元化婚礼形式: 新时代结婚礼堂不仅提供传统的婚礼仪式,还加入了名人主持、领导证婚、道德模范寄语、新人宣誓、志愿者演出等流程,满足新人不同需求。
  • 主题婚礼: 青岛市还在关键节点举办主题婚礼,例如为金婚银婚夫妇举办庆祝仪式、为因抗险救灾延迟婚期的新人补办婚礼,近期连续举办五场“七夕”主题集体婚礼,让婚俗改革更具人性化和社会意义。

新时代结婚礼堂的意义:

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,标志着婚俗改革已经深入人心,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,也为婚庆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  • 树立新风尚: 新时代结婚礼堂的成功运营,为社会传递了正确的婚恋观,倡导婚事简办、文明节俭的良好风尚。
  • 助力社会文明: 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,不仅是婚俗改革的成果,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。
  • 推动婚庆行业发展: 新时代结婚礼堂的出现,也促进了婚庆行业的转型升级,为婚庆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。

婚俗改革不离生活:群众既有面子又省票子

婚俗改革要取得成功,关键在于让群众认可和支持。山东省各地在推进婚俗改革的过程中,始终坚持“以人为本”,将婚俗改革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,让群众既有面子又省票子。

典型案例:

  • 曲阜市鲁源新村: 村委会建好结婚礼堂,成立文明迎亲队、文明宣传队,杜绝恶俗婚闹;并将商定彩礼、随礼标准,规定婚庆用车、宴席标准,纳入村规民约,用“村民的话”管“村民的事”;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婚礼、致贺词,将《村规民约》《家风家训》送给新人;新郎新娘不收礼金、彩礼等现金礼,改收美好祝愿、贺卡等祝福礼。

具体做法:

  • 建立婚庆礼堂: 各地政府在村委会、社区、景区等场所建设新时代结婚礼堂,为村民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婚礼场地,降低了婚庆成本。
  • 制定村规民约: 将婚俗改革纳入村规民约,规范婚嫁事宜办理,杜绝天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俗,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消费观。
  • 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: 发挥红白理事会主力军作用,分批次培训、全流程指导,创新文明迎亲队、红事靠前服务、村党支部书记致贺词、民享资源库等做法,让群众既有面子又省票子。
  • 建立信用管理机制: 将婚礼铺张浪费纳入村民信用管理,与信用评分和年底分红挂钩,得到群众广泛认可。
  • 限制婚庆支出: 对婚车数量、宴席标准、彩虹门数量等都进行了限制,杜绝铺张浪费,减轻了群众负担。

取得的成效:

  • 降低婚庆成本: 通过实行婚事简办,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婚庆支出,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。
  • 提升婚庆质量: 将婚礼仪式回归到最简单的本真,更加注重婚礼的仪式感和情感表达,提升了婚礼的质量。
  • 树立文明风尚: 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、家庭观,倡导文明节俭的婚庆新风尚,推动社会文明进步。

移风易俗融合乡村振兴:激活乡村文明发展之路

移风易俗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山东省各地积极将婚俗改革与乡村振兴相结合,推动乡村文明发展。

具体做法:

  • 深化移风易俗: 将婚俗改革纳入乡村振兴战略,制定婚事新办“四不四提倡”标准,细化责任分工,推动改革任务“项目化”实施、“清单化”管理、“闭环式”落地。
  • 完善群众自治机制: 指导村居将婚俗改革内容纳入村规民约,规范、精简婚嫁事宜办理。
  • 调整充实红白理事会: 调整充实全县红白理事会,对婚嫁事宜提前介入、积极引导、严格把关。
  • 创新社会参与机制: 建立多元化社会监督体系,强化酒店等相关行业监管,规范经营行为;支持婚庆公司积极创新服务和产品,鼓励爱心商家为喜事新办家庭提供优惠支持。

取得的成效:

  • 促进乡村文明建设: 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,摒弃陈规陋俗,促进乡村文明建设,提高村民素质。
  • 助力乡村经济发展: 通过婚俗改革,减少了村民的婚庆支出,为乡村经济发展腾出空间,促进乡村产业发展。
  •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: 将婚俗改革与乡村治理相结合,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,提升乡村治理水平。

典型案例:

  • 沂源县: 作为农业大县的沂源,在淄博市率先实施“深化移风易俗、建设文明乡风”三年攻坚行动,推动婚俗改革与基层党建、文明实践、社会治理、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度融合,全面引导正确价值取向。

婚俗改革的最新进展

山东省婚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,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。为了更好地推进婚俗改革,山东省民政厅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不断提升婚俗改革的深度、广度和力度。

  • 规范婚姻登记场所建设: 山东省民政厅积极推进婚姻登记场所规范化建设,为群众提供更加舒适、便捷的婚姻登记服务。
  • 加强宣传引导: 山东省民政厅灵活开展主题节日宣传引导,通过举办各种活动,宣传婚俗改革的意义和内容,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婚俗改革的进程中。
  • 深化婚俗改革试点建设: 山东省民政厅在各地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建设,总结推广先进经验,推动婚俗改革向纵深发展。
  • 丰富婚姻家庭服务供给: 山东省民政厅不断丰富婚姻家庭服务供给,为群众提供婚前辅导、婚姻家庭咨询、婚后调解等服务,帮助夫妻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。
  • 创新婚俗改革宣传形式内容: 山东省民政厅创新婚俗改革宣传形式内容,通过新媒体、短视频等形式,将婚俗改革的理念和内容传播到更广泛的群体中。

典型案例:

  • 沂源县: 沂源县成功争取了山东省首个“婚姻登记领域电子证照”试点,发出全省首张电子身份证办理的结婚证;创新婚姻登记巡回服务模式,在牛郎织女景区设立登记巡回点,既方便群众就近登记,又实现了办证环境从大厅“程序化”到景区“美学化”的转变。

常见问题解答

Q1: 婚俗改革的目的是什么?

A1: 婚俗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破除陈规陋习,倡导文明节俭的婚庆新风尚,减轻群众经济负担,促进社会文明进步。

Q2: 婚俗改革对社会有哪些意义?

A2: 婚俗改革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,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它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,提升群众生活水平,推动经济发展。

Q3: 婚俗改革有哪些具体措施?

A3: 婚俗改革的措施主要包括:建立新时代结婚礼堂,制定村规民约,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,创新社会参与机制等。

Q4: 婚俗改革面临哪些挑战?

A4: 婚俗改革面临着传统观念的影响、经济利益的驱使、社会舆论的压力等挑战。

Q5: 如何更好地推进婚俗改革?

A5: 要更好地推进婚俗改革,需要政府、社会、群众共同努力,加强宣传引导,完善政策机制,创新服务模式,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。

Q6: 婚俗改革的未来趋势是什么?

A6: 婚俗改革的未来趋势将更加注重个性化、多元化、数字化,更加注重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,更加注重利用新技术提升婚庆服务质量。

结论

山东省婚俗改革的实践表明,婚俗改革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,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。通过不断创新婚育文化载体,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、家庭观,婚俗改革能够让婚事简办成为新风尚,让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。相信随着婚俗改革的不断深化,山东省将涌现出更多婚俗改革的成功案例,为全国婚俗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,推动社会文明进步,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