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资本市场巨震:避险情绪蔓延,中国资产能否逆势崛起?
元描述: 全球资本市场巨震,美股暴跌,日元套息交易反转,全球市场面临哪些风险?中国资产能否逆势崛起?本文深度解读全球资本市场动荡背后的深层原因,并分析中国市场未来走势,为投资者提供宝贵参考。
引言:
近期,全球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“过山车”行情。8月5日,全球股市遭遇“黑色星期一”,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暴跌,日经225指数更是大跌12.4%,韩国KOSPI指数也跌逾8%,全球市场一片哀嚎。这场突如其来的市场暴跌,不仅让投资者措手不及,更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。
然而,在经历了一轮暴跌后,全球大部分市场又扭转颓势,出现了反弹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?未来市场将如何演绎?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,投资者该如何应对?
为了解答这些问题,我们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人士,包括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、嘉实美国成长基金经理张自力,汇添富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副总监过蓓蓓,景顺长城ETF与创新投资部基金经理张晓南,博时基金境外投资部基金经理赵宪成,国泰央企改革基金经理张容赫,汇丰晋信基金QDII多元资产投资经理何思遥,共同把脉全球资本市场,寻找投资机会。
全球股市巨震背后的深层原因
“黑色星期一”的背后,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1. 美联储加息预期和经济数据疲软:
近期,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疲软,制造业PMI和非农就业数据均不及市场预期,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。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也对市场情绪造成了负面影响,投资者担心加息会进一步抑制经济增长。
2. 日本央行意外加息:
7月末,日本央行超预期加息15BP,这一举动打破了日本长期维持的低利率环境,导致日元大幅升值,并引发了规模庞大的日元套息交易的平仓潮,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。
3. 科技股财报不及预期:
美股科技股二季度财报发布期,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公司财报表现不如预期,尤其是对人工智能投资回报的不确定性引发了市场忧虑,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波动。
4. 债券收益率曲线倒挂:
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现象在近期持续加剧,被视为经济衰退的预兆,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,进而引发了对全球风险资产的抛售。
5. 全球流动性收紧:
近期,全球主要央行都处于收紧货币政策的周期,导致全球流动性收紧,也加剧了市场波动。
全球市场未来或将“软着陆”
尽管全球资本市场近期经历了剧烈波动,但多数专家认为,全球经济仍有可能实现“软着陆”,市场未来仍然存在向上的空间。
1. 日本央行政策表态:
日本央行近期表态不会在市场波动期间加息,这将有助于平稳全球投资者情绪,降低资产波动率。
2. 美联储降息预期:
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较高,如果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,美联储降息将为全球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,有利于权益类资产的上涨。
3. 企业盈利增长:
从美股定期报告披露的情况来看,大部分行业的盈利增长均超出市场预期,流动性风险造成的市场高波动掩盖了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优势。
4. 估值洼地:
当前,中国权益资产的估值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都较低,当全球经济增速不及预期、衰退风险增加、发达市场的过高估值难以持续,中国资产的相对安全性就会凸显。
5. 人口预期:
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,消费需求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,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的潜在市场规模仍然不容忽视。
海外市场巨震之下,中国资产配置的吸引力
随着美联储降息概率大幅提升,全球资金或将从估值较高资产向估值较低资产切换,中国资产或成为全球资金的更好选择。
1. 估值优势:
当前中国资产处在估值洼地,A股和港股在回调后呈现出非常好的投资性价比。
2. 经济韧性:
尽管短期内国内经济仍面临挑战,但中国市场有望在资金边际宽松、政策支持和内部增长动力的推动下,展现出韧性和增长潜力。
3. 政策支持:
国家不断出台各类刺激政策,包括产业政策、消费引导等,以及央行新的更具针对性的货币工具投放,预计下半年国内经济将比上半年更有起色,国内股票市场将逐步展现其估值优势。
4. 低相关性:
中国市场与海外其他市场相关性较低,资金也许会从分散的角度进行一定程度配置。
5. 汇率优势:
人民币汇率压力减轻,国内货币政策的空间也将逐步打开,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向好的确定性提升将提高中国资产的基本面价值。
如何做好海外投资?
在当前海外股市大幅震荡期间,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做好应对?
1. 避免追涨杀跌:
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切忌追涨杀跌。以长期投资作为目标,避免过重投机,尤其是当前个别QDII、ETF已经出现较高溢价率,应注意这样的溢价率带来的额外风险。
2. 分散投资:
利用国别资产进行资产配置非常重要,可以有效降低资产组合的整体波动,同时也能获取合理的预期收益。
3. 关注市场趋势:
多了解市场专业人士的分析,理解波动背后的原因,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、资金的投资期限等作出合理的决策。
4. 定投策略:
采用定投策略,有助于投资者克服市场波动,降低择时风险,提升长期收益。
需要关注的风险
全球市场巨震之后,后续仍然需要关注哪些风险或不确定性因素?
1. 美联储降息决策:
市场对美联储9月的降息预期较高,后续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关于降息的表态和决策,这将对全球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产生重大影响。
2. 日本货币政策:
日本货币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日元汇率波动,对全球市场产生连锁反应。
3. 地缘政治风险:
欧洲、中东等地都存在地缘政治摩擦,局部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资源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带来影响,可能会间接影响权益市场表现。
4. 美国大选:
美国大选会影响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,从而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。
5. 全球经济增速:
全球经济增长的走势是否真的出现衰退风险,需要密切关注。
6. 政策失误:
日本央行在政策沟通上出现失误而带来本土市场的巨震,仍然会让投资人担忧未来的政策失误。
总结
全球资本市场巨震,警示着投资者风险无处不在,但同时也为中国资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中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状态和安全环境,经济体量巨大,外汇储备充足,政策空间也更加灵活。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,中国资产的估值优势、经济韧性和政策支持将吸引更多全球资金流入,中国资产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,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,保持长期投资的理念,做好资产配置,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投资策略,才能在波动中把握机会,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。
常见问题解答
1. 全球市场巨震对中国市场会有哪些影响?
全球市场巨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。一是市场情绪的影响,全球市场波动会传递到中国市场,造成市场情绪波动;二是资金流向的影响,全球市场风险偏好下降会造成资金流出中国市场。但中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状态和安全环境,经济体量巨大,外汇储备充足,政策空间也更加灵活,因此中国市场能够抵御来自外部的冲击,并展现出自身的韧性。
2. 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体现在哪些方面?
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估值优势,中国资产的估值水平相对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都较低,具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;二是经济韧性,中国经济发展具备较强的韧性,能够抵御外部冲击;三是政策支持,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增长政策,为市场提供支持;四是低相关性,中国市场与海外其他市场相关性较低,资金也许会从分散的角度进行一定程度配置。
3. 如何避免追涨杀跌?
避免追涨杀跌的关键在于保持理性,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,并坚持长期投资理念。首先,要做好风险评估,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;其次,要做好投资规划,确定合理的投资目标和期限,并坚持长期投资策略;最后,要保持冷静,不要被市场短期波动所影响,避免追涨杀跌,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。
4. 需要关注哪些风险?
需要关注的风险主要包括:一是美联储降息决策,美联储的降息决策会对全球资金流向和市场情绪产生重大影响;二是日本货币政策,日本货币政策调整可能会导致日元汇率波动,对全球市场产生连锁反应;三是地缘政治风险,欧洲、中东等地都存在地缘政治摩擦,局部局势的变化也可能对资源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带来影响,可能会间接影响权益市场表现;四是美国大选,美国大选会影响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环境的变化,从而影响全球资本市场走势。
5. 中国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?
中国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。中国拥有稳定的经济社会状态和安全环境,经济体量巨大,外汇储备充足,政策空间也更加灵活。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,中国资产的估值优势、经济韧性和政策支持将吸引更多全球资金流入,中国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6.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市场波动?
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,保持长期投资的理念,做好资产配置,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及时调整投资策略,才能在波动中把握机会,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。